銀古路街道辦事處關于印發
《2023年銀古路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站辦(中心)、各社區
????現將《2023年銀古路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普法責任制,認真貫徹落實,組織實施好2023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 興慶區銀古路街道辦事處
??????????????????????????????????????????2023年6月16日
2023年銀古路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八五”普法中期驗收評估年,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義重大。銀古路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做好“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為抓手,在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加強基層治理和落實普法責任制上下功夫,不斷健全全民普法工作體系,進一步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法律法規的知曉度、遇事找法的自主度和法治實踐的參與度,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創造性推動“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落實。
一、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1.堅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人員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2.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走深走實。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著力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大眾化傳播,充分發揮各類普法陣地和平臺作用,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網絡。推動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干部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社會教育體系,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培訓班,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委班子及領導干部年終述法主要內容,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各類普法陣地和平臺管理,防止錯誤思想言論和有害信息傳播。〔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司法所;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二、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3.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關于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重要署名文章精神,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抓住青少年、網民等重要群體,抓憲法紀念、憲法宣誓、憲法教材等重點載體,抓學校、村居、媒體等重點陣地,持續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組織開展2023年“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司法所;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4.高標準開展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以“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組織開展第三個“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組織開展“典”亮生活、“典”亮鄉村、“典”亮旅游等系列民法典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遇事找法、辦事依法的意識和能力。〔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5.加強國家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大力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組織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國家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6.深入宣傳黨內法規。利用各類普法陣地和媒體,以黨章、準則、條例等為重點,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關于依規治黨論述摘編》。在“七一”前后,組織開展黨內法規宣傳教育及知識競賽活動。〔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7.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開展主題法治宣傳。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奮斗目標,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普法宣傳,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專題法治宣傳活動。建設黃河法治文化帶示范項目。深入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活動,緊扣與創新發展、生態建設、基層治理、城鄉融合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專題普法宣傳活動。〔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8.圍繞社會和諧穩定開展主題法治宣傳。開展掃黑除惡“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法治宣傳,持續增強群眾幸福感、安全感。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活動,加強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開展“6·26”國際禁毒日普法宣傳活動,構建全方位禁毒普法宣傳新格局。大力宣傳與社會保障、扶貧救助、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援助、民族宗教、食品藥品安全、雙擁工作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營造濃厚法治氛圍,保障改善民生,服務社會和諧穩定。〔牽頭單位: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9.圍繞安全生產開展主題法治宣傳。結合“5?12”防災減災日、“全國鐵路愛路護路宣傳日”、“6?16”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11?9”消防安全教育日、“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等時間節點,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推動落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防范消除安全隱患,預防和減少安全事故。〔牽頭單位: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10.加強地方性法規學習宣傳。大力宣傳地方性法規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規范、引導和保障作用,增強地方性法規的社會影響力,增強人民群眾遵守地方性法規的自覺性。〔牽頭單位: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三、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推動全民踐行法治
11.推進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著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要求,把提升公民法治素養與推進基層依法治理有機結合。開展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征集宣傳活動,挖掘、展示和推廣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引領性的優秀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提高公民道德與法治素養,全民踐行法治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整體提升。深化“文明銀川 德法相伴”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和普法宣傳質效,努力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素養和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維護社區平安穩定,全民法治宣傳教育普及率力爭達到文明城市創建標準。〔牽頭單位: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各社區、四辦三中心〕
12.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著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的要求,貫徹落實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會前學法制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法工作制度,組織實施2023年度興慶區國家工作人員無紙化學法用法及考試工作。落實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組織1次現場旁聽庭審或觀看網上庭審視頻活動,引導國家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13.持續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強法治課教師、法治輔導員隊伍建設,組織開展適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法治宣傳主題活動,創作一批青少年保護法治宣傳作品,開展法治課教師、法治副校長精品法治課巡講活動。積極開展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等活動,組織開展興慶區第七屆“青少年法治夏令營”活動,持續開展“做自己首席安全官”“婦女兒童權益普法展”“護航春蕾”“春風·桃李”等青少年普法活動,依托村居(社區)“四點半課堂”“紅領巾成長課堂”等開展法治教育活動。進一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關注青少年法治教育、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普法格局。〔牽頭單位:民生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各社區〕
四、深入推進基層依法治理,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14.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以“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20周年為契機,認真開展2023年度“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復核,加強動態管理。創建一批自治區民主法治示范村,開展法治助力鄉村振興宣傳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牽頭單位:司法所、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15.開展“法律明白人”精準培養工作。加快推進“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2023年底,實現每個村“法律明白人”及骨干全覆蓋,每個行政村培育11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和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骨干。構建法律明白人分級分類管理培養機制,因人員特點施策,因糾紛類型施策,適時組織“法律明白人”骨干開展精準培訓、考試等工作,發展一批能正確宣傳法律政策、精準引導法律服務、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的“法律明白人”隊伍。〔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16.提升以案釋法工作質效。深化在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中以案釋法,充分運用公開開庭、典型案例發布、旁聽庭審、普法宣講等多種形式,提升以案釋法的針對性、實效性。〔牽頭單位:綜治中心、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五、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文化融合傳播
17.提升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質效。擴容打造法治文化+廉政文化+鄉土文化為一體的法治文化陣地,持續建設潤物無聲的“法治風景線”。加強行業文化、地方文化、企業文化與法治文化的結合,在現有陣地資源基礎上添加法治文化內容。建設黃河法治文化帶示范項目,發揮項目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法治文化陣地管理使用,對現有法治文化陣地摸底造冊,做好內容更新、設施維護和便民優化工作。充分利用法治文化陣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讓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牽頭單位: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18.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法治文藝作品巡演活動,充分利用“三下鄉”、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法治文藝下基層。在傳統節日、法律法規實施日等時間節點,將法治內容與民俗文化、地方文化相結合,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參加全國法治動漫微視頻征集活動。〔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綜治中心;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19.加強紅色法治文化保護、宣傳、傳承。深入挖掘紅色法治文化的典型事跡和模范人物,講好紅色法治故事,傳承紅色法治基因,依托紅色文化基地、展館和公園、廣場等,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覺。〔牽頭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室、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20.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分析各類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按需普法,開展“訂單式”普法,提高普法產品供給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持續發揮微信公眾平臺普法品牌宣傳效應,使普法更接地氣,更為群眾喜聞樂見。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發揮好智慧普法融媒體中心作用,開展直播、知識競答等多種形式的網絡普法活動,做強新媒體普法品牌,實現共融共通、共建共享。引導公眾和社會機構創作個性化普法產品,加大音視頻普法內容供給,深化短視頻在普法中的運用。〔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六、強化組織保障,推動“八五”普法深入實施
21.組織開展“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認真對照興慶區“八五”普法實施方案和興慶區人大常委會決議要求,全面自查,補齊短板,制定檢查評估方案,強化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進行周密組織、科學評估,高標準完成興慶區“八五”普法中期檢查評估,高質量迎接銀川市、自治區和全國驗收。認真總結“八五”普法以來的經驗、做法和成效,做好“八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推薦相關工作。〔牽頭單位:司法所;責任單位:四辦三中心、各社區〕
??